認識海傑是廿年前他受傷從美國回港進來復康院訓練的時候,那時他身上仍需穿着背心型的硬腰箍,但已能坦然接受下身癱瘓的事實 (雖然後來在一些訪問中我才聽他說出那時也有午夜淚流的時刻) ,積極地參予治療活動。他出院回家時家裡仍有很多環境障礙,但他也能克服,甚至很快便後新走進校園,再踏人生路。他的故事在不同時候也看過一些報導,有一次我還看到他在電視上的節目彈鋼琴表演,之後與他談起,他為不能使用脚踏音效而有點遺憾,那時便想設計些裝置來解决這問題,可惜後來不了了之。
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他大學畢業後最後當上宣教師我也為他高興,但更高興的是早幾年前能出席他的婚禮,見證着他成家立室。近年Facebook流行,更常常看到他與兒子的生活照,令人欣慰。
這個月的《時代論譠》有一篇關於他的訪問,節錄分享,希望不會是侵權。
雖然受難時會見到各種人性的弱點: 猶大的貪婪而出賣,彼得的猶豫而否認,耶穌對痛苦、死亡的恐懼….
但非教徒也相信,愛是可以令人復活、重生,即使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