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時期是波鞋潮流興起的七、八十年代,還記得中三那時 adidas 最貴的鞋王是Forrest Hills 約賣三百多港元。身為一個中學生買一對名牌波鞋可算是十分奢侈的,但總會儲錢去買一對。那時家境並不富裕,但自己仍能省下零用錢買了第一對波鞋Trimm Trab。第一次穿上心愛的波鞋,感覺就像踏著孫悟空的筋斗雲,飄飄然的。 那時只能負擔一雙波鞋,直到穿至破爛了才好意思買第二對更換。
攝於80年舊居
我的第二對adidas波鞋是Stan Smith 喜愛它的簡單、低調。 尋找當年相片,竟然找不到為它拍下的特寫照片。
想不到 2010年Céline's Phoebe Philo 穿著它謝幕,往後竟然會成為 fashion icon。 計算起來 當年二百多元應該等於現在的千多元,但隨著世界工廠的發展,店裏都只是買數百元,所以可算是比當年更便宜了。
人是很奇怪的,現在長大了 賺到錢卻不會像當年那麼瘋狂喜愛,即使可以很容易便買一對波鞋,但卻不會把他們買回家。上個月到日本旅行見到我當年的Stan Smith波鞋竟然有德國製造的版本,忍不住買了下來。感覺上好像有點奢侈,但其實比起當年未賺錢時,實在不算甚麼。我亦做一個壞榜樣,慫恿我的兒子買一對日本製的波鞋。也許將來他到了我這個年紀的時候,仍然會記得中學時代曾經擁有過這一對波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後來一個估歌名及歌手遊戲,不靠上網能否估到?
閒時留在過往中打轉, 輕撫瑣碎的舊片段。 仍是那麼眷戀, 當天感覺相隔雖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