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4日 星期日

四季歌

 

一元復始,大家慶祝新年的時候,難免都有一些感嘆: 春夏秋冬都過去了,雖然春回大地,但過去一年的時光再也不會回來。隨著四時變化,這種感覺由古至今是大多人的慨嘆,所以無論在詩詞歌賦中,都常有以此為是題的作品,也是讀書時作文常有的命題。


    Photo by Mandy Ng

小時最常聽到的就是周璇那一首 "四季歌(1937)歌詞簡單琅琅上口 。雖然田漢在詞中加了那時抗日大時代背境的"血肉筑出长城长"但畢竟都是一首兒女私情,思念父母的歌。


然後是中學時候徐小鳳那首"春夏秋冬(1981),因為是廣東歌,印象更加深刻。那是一首日曲改篇歌,卡龍以四段寫出四季,然後第五段來個點題,每段曲詞工整,聽到"茫茫白雪冷風撲面,風裡歎息雙鬢白,白了少年頭",人到中年的能不慨嘆?


到了達明一派的年代(2006),林夕也來露一手,把一首台語歌"雨夜花"填出了兒歌的味道的"四季歌":何地神仙把扇搖,留下霜雪知多少 "意境飄逸。



到了2010年林振強也在張國榮的唱片中做這個"春夏秋冬"的習作,"春、夏、秋、冬 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雖然人不在,但說的不是求不得、愛別離之苦,反而心存感恩"能同途偶遇在這星球上 ",也可以說是一種看破。



其實陳奕迅(2016)亦有一首"四季",小克說了一個故事,主角記起那年的春天到冬天,由三角戀到自閉,然後許多個四季仍未能放低,又再過了許多個四季才能放開,為別人祝福,再期望自己開始新一段感情。歌平淡但有味道,這正是歲月的常態。


我最欣賞的反而是鄭國江先生的"樹上的小詩"(與徐小鳳那首"春夏秋冬"也是1981年的唱片),一段以春夏秋冬比喻相識到分手,用詞精簡間意象豐富,加上葉德嫻磁性的歌聲,非常有電影感:
柔情蜜意 又比春季那陣雨
能叫不羈的你留住
熱情似火 將愛點起
那夏之戀成為歷史
好比秋風送白雲 不可將心輕挽住
由夏至冬情懷冷 熱望像枯了白樺樹


歲月如梭,也如歌。祝願大家在四季流轉中能把一切看透、昇華。
回頭望昨天 瞬息數十年 誰人會帶走一片葉
風吹雨打親體現 路已不可辨 問誰提著了命與運......卡龍


Photo by Mandy Ng

吊鐘花(學名 :Enkianthus quinqueflorus,英文名:Chinese New Year Flower)又名鈴兒花,通常在農曆新年前後開花,花期為1至3月。吊鐘花屬杜鵑花科,是香港的原生灌木,花冠粉紅、淺紅或深紅色,下垂呈吊鐘形狀。

BGM Back ground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