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上星期來我家作客,與我的兒女飯後談天說地,由大家在疫情的三年學到了什麼,到老花很難看書要使用Audio book,再由用kindle 到哪一部武俠小說最好看 。談到近來看什麼書,我最近放在書枱上的兩本書都是很久以前買下近來再拿出來看的:一本是1987年在拉薩旅行時買的達賴喇嘛傳(1.8圓人民幣!),另一本是1994年印度旅行時買的十四世達賴喇嘛自傳 Freedom in Exile。說到達賴喇嘛許多人都覺得是一個敏感話題,但撇開宗教與政治立場,純粹以歷史的記述去看,是不必一定要靠邊站的。
第一本達賴喇嘛傳是1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分上中下三篇記述了第一世到現在十四世達賴喇嘛的歷史,包括尋訪靈童的經過及在位時的一些事情。此書引用大量的參考資料,包括西藏扎什倫布寺及哲蚌寺對於達賴歷代達賴喇嘛和班禪的傳記等。經過國內的審閱當然政治正確。其中十三及十四世較近代,亦有較多與晚清與新中國政府的資料,亦是此書出版的目的,所以篇幅較多。然而書中關於十四世達賴的記敘止於1952年,而部份關於他的資料亦未必全都有校正。例如出生日期作者說是35年5月5日,但是根據達賴喇嘛的自傳却是35 年7月6日,所以看他本人的自傳似乎比較完整些。至於由第一世
到12世達賴喇嘛的傳記大都取於藏本,相信大家沒有什麼意見。
把舊書翻出來看,因為近來看到一句“不負如來不負卿”,那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所寫的。先是 2011年電影非誠勿擾2的片尾曲“最好不相見”說是引用了倉央嘉措的十誡詩,幾年前一本國內的小說拿來作書名,後來轉拍成電視劇,所以比較多人留意到。當年我看歷代達賴喇嘛傳的時候,特别令我留意的是一世開始了轉世,從他開始這個轉世活佛的輪迴,然後是五世達賴喇嘛在他的在世期間,西藏的宗教政治有著重大的發展,最後當然是十四世的現代達賴喇嘛,與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空中。六世達賴喇嘛是一個傳奇, 因為他是 15歲的時候才被認定為轉世靈童,24歲便死於被押解往北京的途中。故事應該由五世達賴喇嘛圓寂開始,當時的攝政隱瞞了15年,最後被康熙皇帝嚴厲責問才開始尋找轉世靈童,所以倉央嘉措和以往的靈童一般兩三歲便被找到有很大的分別,他沒有一早便被送往布達拉宮接受佛法訓練, 亦可能因為自由生活到青春期,所以較反叛和對年青人的愛情有著更多的體會,甚至有些記載說他晚上會離開布達拉宮去探訪女子。然而當時的政治背景是西藏與蒙古軍隊衝突加劇,蒙古人擊敗藏軍之後,安插自己的人攝政並派人往北京向康熙奏請說倉央嘉措不是達賴靈童,平日耽於酒色,不守清規,請求廢立。這可能是將他的行為放大了吧?就在1706 年中央嘉措被解送北京的途中,在青海附近逝世(?原因不詳),時年24歲。然而在“西藏民族政教史”卻有不同的記載 ,說他在途中放棄名位,决然頓去,週遊印度、尼泊爾弘法利生,事業無邊。在那十年間他創作了不少講述情愛的詩歌,在他的一生事蹟中,許多人的評論是有關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多於政治。若果說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寫照是那首歌“一生不可自決” ,那麼倉央嘉措一生就是他自己這句詩“世間安得雙全法” ,在達賴的身份和年青人的心境中,怎樣才能做到兩樣也完美呢?
我們很多時在兩者不可共行時,也有這感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