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6日 星期五

有所思


中學的時候時間多着,可以去看大量的書。但我對課本的興趣也不是很大,反而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是在中學時期把全套金庸武俠小說看完,當然還有其它,例如大部分的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及衛斯理的科幻小說也看完。後來甚至把整套金庸武俠小說系列買下來,令自己想看的時候可以馬上拿來重温(假若讀課本也有這狠勁,應該入港大或中大也有機會吧?)
在80年代知道金庸先生也在報章寫散文,在上了理工學院後想找他當年和梁羽生(陳文統先生)及百劍堂主(陳凡先生)三人合輯的報章散文集《三劍樓隨筆》,但怎樣也在書局找不到,最後有中學同學在中大讀書,終能借出來細閱。事隔多年,當年看過的是什麼的文章一點印像也沒有了。直到2007年的書展看到有一本金庸散文,便是把他當年在報章的一些文章,包括當年收錄在《三劍樓隨筆》的那些重新結集,我便買了回家。和其他在書展買的書一樣最終都是放在書架上,還常常告訴自己可以待將來退休的時候再看。
終於這本散文真的是到了最近我退休的時候拿了出來看。作者後記內說這書只是再版,那時他正寫碩士論文,無暇修改,還說感到當年他對文藝的觀點沒有學問,文章也寫得差。 在我看來當年他寫專欄的時候也不過是30-50歲,文筆的修養與功力已非我們一般人所能及。
有時在想我們看過的書好多都忘了內容,但是否真的等如沒有看過嗎?再看他當年這些文章的風格和我後來寫文章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例如一些史實加一些想法等。當然我寫的差很多很多。
年紀大很多事已忘記了,但沒記得的人和事卻是實實在在的發生過,我相信總有一些影響還是在心裏。

BGM Back ground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