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看書 · 看自己



二零零七年七月廿一日是哈利波特出版第七集大結局的時候,也是差不多熱潮的高峰。我在第一天拿起了書便刻意不去看它的相關報導,免得被傳媒說穿了故事,影響看大結局的樂趣。終於一星期內把差不多兩吋厚近二十萬字的書看完,那是工作後未試過的事。轉眼快十年,上月卅日作者出了一本續集,說的是哈利波特十多年後成為了三個孩子的父親,他的兒子也有一段像他當年的歷險旅程。


這一次熱潮已過,沒有太多的報導。上星期經過書店買來看,與其說是書,不如說是劇本,因為它是同日首演話劇的劇本,也非全是作者文筆。這次也是一星期,但排版稀疏及祇有一吋厚,字數應不及上次四分之一,輕鬆地便把它看完。

早前七集是主角少年成長的經歷,這-次跳到他中年有了家庭、工作、孩子後的另一種心情。雖然大部份篇幅花在他兒子的經歷,但那人生的感覺是前七集未有著重的。特別喜歡作者安排他兒子像哈利波特當年一樣在霍格華玆上學、結友、冒險,但畢竟各人不同的成長背境使各人有不同的性格。哈利波特是個孤兒自小孤獨,他的兒子在父母愛護的環境長大。雖然每個父親都是由新學習,他面對的難題是他沒有一個榜樣,即使壞的榜樣去使自已知道應甚麼做或甚麼不要做。父母與兒女的關係,這是沒有魔法或咒語能幫忙的。即使他愛他的兒子,但對方卻不一定明白,也不一定能使對方快樂。


當年看第一集是九八年吧?那書是當時帶著大女兒上泳班時在看台等候時看。現在兒女都長大。巧合的是今年我也是中年,而兒子也是如主角一樣在中學的年紀。

2016年8月13日 星期六

人間 · 詞話



看詩詞賞析的文章他們往往都引用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八零年代獨自在國內流浪旅行,記得便曾買了這本書來看。那時國內書便宜,往往買滿一箱寄回香港,算了郵費在內仍便宜,祇是全都簡體字印刷,也就是這樣多看便看懂這些簡體字。
那是薄薄的一本小書,方便帶在身邊,便沒有一併寄回香港。那時國內坐火車動輒十多小時,很快便把它看完。然而它是這位國學大師治學多年的見解,那時年少的我只能從賞析的層面去理解,遠遠未到境界與美學的層面。雖然如此,我仍愛不釋手,在旅途中反覆看了多遍,只可惜不知怎的在旅途中散失,沒有帶回香港。
今年有出版社以精裝及附印作者手稿重新出版 (當然是繁體字),便買來送給女兒。她與我皆沒選文科,但都愛看文學作品,而她所看的比我與她同齡時更多更博。

至於我則希望卅年後再看此書有更深的理解,希望不要待退休後才有這心情。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景東頭。   -辛棄疾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Déjà vu

        零九年的三月我從菲律賓潛水假期匆匆趕回香港,為的是與一班卅三年沒見面的小學同學見面(見下面連結)。昨天我從沖繩的潛水假期回港,也是相約了一班大學同學與一位卅年沒見,回港放假的同學一敘。

        我常常有一個想法,上天待我不薄,唸到想讀的學科,出來學以致用,能夠幫助別人。畢業後我才慢慢發覺,唸職業治療最大的得著是幫助自己能更珍惜人的價值及生活的意義,這往往反過來是幫助自己的人生。後來回想,唸大學時上天亦安排了許多可以深交的朋友出現,可惜自已卻沒好好珍惜。

        我這位同學從畢業後便沒有見面,幾年後她移民外國,這次回來,許多也是與她畢業後第一次見面。她一向是班中的優材生,性格溫婉,與我這種懶散粗疏的學生是兩個世界的人,三年裡除了一次醫院實習多相處外,基本上也說不上是朋友。然而這不影響我對她欣賞的看法。

        闊別多年,她與大部份其他女同學一樣,忙於工作及兒女。這次她帶同丈夫及有自閉症的兒子與大家見面,我們更明白她不僅是我們的優材生,更是出色的母親及治療師,這些年來身體力行把兒子帶好,我相信也是她兩夫婦的同心一致,才能令他兒子有很大的進步,相對於類似程度的自閉人仕,他也是一名優材生。聽她說著多年的經歷,並剛寫了一本書與其他人士分享鼓勵她們,我也就對她更敬佩。不知她是否也有與我相同的感覺,原來唸職業治療學到的其實最能幫助自己。

        相處三年,往後三十年各自生活。一敘三小時,下一次又不知何時再見。雖然這晚說話不多,我還是很珍惜這一次重聚。






Blue Cave Diving, 世界上有兩個,一個在Italy,一個在沖繩。


穿窄石隙及餵魚




猜猜是甚麼魚?











是鯨鯊約8米長,是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

不要以為牠咬人是餵魚,不咬人的。


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

母親節禮物



上星期的母親節我把今年拿到的傑出員工獎拿給媽媽看。媽媽為家庭及兒女所付出的辛勞與所受的壓力,我相信大部份這一輩的母親也是相若。要是以此為榜樣,我在工作上的投入仍只是一般而已,相反地我往往為了工作而未能多陪伴她,內心反而有所愧疚。


媽媽退休時同事送了她一塊金牌,見到阿仔現在又拿一塊金牌,老人家自然十分高興(當然要告訴她我還未退休)。

2016年4月16日 星期六

仁者心動 - 記校慶四十週年及零碎回憶


母校四十週年舉辦晚宴,舊生歡聚一堂,當年常在禮堂早會打瞌睡,午飯在禮堂後打橋牌,今天各人有白髮,有禿頭,但沒想過有一天可以在這禮堂吃乳豬、飲紅酒,甚至可以駕車進來泊在當年小息便馬上衝下去打球的操場上。

難得己退休廿年的創校校長Dr. Wu回來分享他的回憶。他說他很著重基本語文,所以創校時的英文老師Ms. Mak是他一位英文出色的學生,教中文的陳老師是從另一名校邀請過來的。(其後教英文的外藉副校長我後來知道也曾是名校的英文老師)

有幸Ms. Mak 是我中一的班主任,受教的機會更多,我是普通官小出身,當年也沒補習的條件,差不多可以說是由Ms. Mak才開始學英文,雖在開學時十分吃力,但往後都不覺得怎樣困難,這根基的功夫確是十分重要。到中七時只有文、理班各一,雖然我這理科生的英文或許強不過文科生,但Scrabble英文併字比賽的冠軍卻是給我拿下。

高中時的中文科由陳老師執教,更令我們對中文的興趣提高不少。我們背後叫他陳伯,其實當時年紀小,見他下巴留了一撮山羊鬍,便以為他年紀很大,後來才發覺其實他當時也應只是三十歲左右吧?

陳伯授課不拘一格,許多時由課文開講,但五分鐘後便說到離天萬丈,有時談古論今,有時評論武俠小說,興之所至,或會邊踱步邊吟誦一首唐詩。雖是如此,我們這理科班的中文絕不比文科班遜色。我們大部份的同學都把全套的金庸武俠小說看完,也在畢業時各人寫一篇作品輯成文集作紀念品,所以引發學生的興趣遠比操練有效。即使畢業後入了理工唸的是輔助醫療的學科,我仍愛舞文弄墨,也在理工的文學獎中拿過散文與小說的獎。遺憾的是當年沒有要求陳伯教我們四聲與平仄對偶,我知道他也偶爾作古詩抒懷,但我們卻只能欣賞,不懂創作。

我還記得那年他在班房中給我們說六祖慧能的事蹟: 時有風吹幡動。一僧云。風動;一僧云。幡動。議論不已。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去年一家到台北食養山房吃午飯,那是一間位處深山的雅緻地方。用餐的小屋外有山林溪谷,透過大片的玻璃使室內與外面仿如無有分隔,邊聽著古琴邊等著他們端上未知的菜式,菜未進口,已一室禪味。其中一道湯放了一個拳頭般大的花苞在盛湯的陶甕中,熱湯令那花苞徐徐綻放出一朵蓮花,各人讚嘆不已。剛巧同事WhatsApp在香港吃午飯的相片過來,我便想把這花的相片回過去,看著窗外輕擺的樹梢,腦中閃過陳伯的教誨,想了一會便寫上一句附註在相片中:

窗內花開蓮,窗外樹搖風



要想一會,是因為要這句也可以寫成是:
窗外風搖樹窗內蓮開花


我知道,其實只是心動而已。






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

傑出員工是這樣煉成的








今年有幸被提名並獲選為聯網的傑出員工,連日來收到不少同事祝賀的電郵,若不回覆實在太沒禮貌,但又懶於一一答謝,所以寫下這篇網誌,一來可以一併感謝各方的支持,另外也可以和他們分享這過程中的感想。

工作的機構有數萬員工,每年先在七個分區聯網各自選出他們聯網內約十位的傑出員工,然後再從中選幾位提交上總辦事處去挑選幾位成為年度的機構傑出員工,在五月的週年研討大會中頒發。

這件事情其實是提名人自討苦吃的一樁事情,因為填寫提名表格要從四方面去提供一些資料便是,反正不是競選,不用出來自吹自擂。在這裡當然不便說我是怎樣被人吹捧,但這四方面我卻有叧一些表述:

以人為先 :多謝我的舊病人。病人在復康院逗留的時間比急症醫院長,建立的感情也深,我去過他們的婚禮,也去過他們的葬禮,拍過畢業照,也拍過selfie. 今次老闆想找舊脊椎病人唱站台歌,兩位廿年前的舊病人一問便爽快答應。一個彈琴錄好,另一個在家用電腦混聲,三人在facebook傾完不用見面,兩星期便完成。若當年只把病人當成流水作業,應不會有這熱烈的支持吧。

專業為本 :多謝我的前老闆。這點我早已明白,也即是若不做專業本行,去做其他低廉工資工作也未必有人請,所以就要專心把本行做好。例如本身負責脊椎科,九十年代初我從她給我的Spine Journal看到ASIA新訂定的Standard Neurological Assessment,便建議開始使用,往後本港其他醫院及脊椎中心也都相繼採用。脊髓復康常要使用Assistive Technology, 二千年代香港仍未有公認的基準試或資格,我和數位職業治療師是第一批去美國考取他們的Assistive Technology Practitioner(ATP) 資格的人,使同事及大眾知道職業治療在這方面的水準及角色。

敬業樂業 :多謝我的錢七。由02年到14年期間讓過千病人練習上落車,甚至抬輪椅入車箱,即使沙士期間也沒中斷。別人每天準時換衫放工,它靜靜的等我,還要多付過西隧費用送我趕回家吃晚飯。


群策群力:多謝MLSpine Team。其實我們Spine TeamEdward Chan Dr. Wong Yat Wa 都拿過聯網的傑出員工獎,可想而知這Team人才濟濟。即使是其他區或海外的病人也有要求轉過來。大家和衷合作,不必花太多精力在角力上,也有多些時間把工作做好。

但是這都不足以令我或你成為傑出員工,因為當刻意追求的話,你便不再傑出,變得捨本逐末了。

令你傑出的,其實是


我不知道,讓我們一起思考及繼續努力吧。

2016年2月9日 星期二

2015 年的點點滴滴



轉眼又一年,2015年的一些生了活瑣碎事一直沒記下來,就趁這新年假期來個flashback.


那夜我們一起看流星

這個夏天再一次出海釣墨魚。上次好像是三年前了,還記得那次收獲不大好,幸好船家有兩手準備,把自己的儲備拿出來,即使客人空手而回,但每人也能一嚐墨魚的滋味。
今年的夏夜尚算涼爽,各人也有收獲,甚至有人幸運地釣了一條重一斤多的魚上來。但最令我難忘的是回程時我與兒子吃過墨魚後到上層的甲板倘下來看星星。兒時教他辨認星座,他原來還能記得,可以指點出來。當我們有說有笑的時候,一顆超級光流星橫空劃過了大半天幕,即使我們叫聲已過,那尾巴的殘影還未消散。我已許多年没看過如此壯觀的流星,能夠與兒子一起看到,相信他將來也會得吧?
2015

2008


最南

去年可能大利南方,到過三個最南之處:
夏天屋苑旅行,再去蒲台島探訪香港最南的燈塔,再把上次的照片拿來對照,前後相距三十年。
與朋友一起去墾丁,他們說鵝巒鼻是台湾島最南之處,此處也有一燈塔。
塔斯曼尼亞是澳洲南面的大島,這次去旅行也去過塔島最南的燈塔,還可以步行上塔頂呢!

2015                                                                          1984














梦想與現實的距離

去年的一大project 就是把兒子的房間徹底翻新及更換全部房內的家具,還為大廳加一個大櫃。入伙時是姐姐女孩房的設計,後來姐姐搬過鄰房,弟弟現在上高中應有更合適的温習環景,但要慳錢所以油漆,打臘都是自己及兒子動手,而訂造床與櫃就一起商量。現在傢俱店還會在造之前出一個立體電腦图,做好後再拿來看看,蠻有趣的。









重出江湖

太太腳傷放病假,幸有個當職業治療師的丈夫,平日常常教病人自理、上落車、做家務及照顧病人。這次正好大派用場,一方面照顧太太,同時又放工後去買餸煮飯洗衫。從前有太太背後支持,放工做到幾夜都得,這段時間就要看着時間競賽,兩邊都要交足功課。當中有苦有樂,其中之一便是掌管厨房,自已話事,每天把自已多年收藏的厨藝拿出來讓孩子見識,順便敎他一些煮食常識。原來他們自小的概念是爸爸不懂煮菜的。這段日子他們便吃到一些新煮意。太太變了做食評人,日日打完咭再起筷。



















BGM Back ground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