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豬髀打人牙骹軟





聖誕節是飲食時節。朋友來開Party,除了每年都有的火鷄外,今年還加了新玩意:原隻西班牙火腿,附有木架,就像在一些意大利餐廳所陳列的一樣。有興趣的輪流切一片片來送酒,吃不夠又再切,有得玩又有得食。

說喝酒傷身,但朋友說為了可以喝到八十歲,反而會好好保養身子,就樣看來,愛喝酒也有積極的一面。

吃了兩天也吃不了三分一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看大戲







久違了的龍劍笙,十多年來也不再踏舞台,以為再沒有機會看了,想不到再有這一次機會。常常為未能目睹任白真人在台上演出而有點遺憾。這個年代大戲已是老派的事,不知到孩子將來長大後又會否可惜沒有與我一起去看龍劍笙?這個月,他們反而會去看鬼佬大戲。









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忘川



有一條小河叫忘川 喝了川水就忘了一切
忘了一切也忘了自己

有一條小河叫記川 喝了川水就記起一切
記起一切也記起自己

喝一口來自那忘川的水 再喝一口來自那記川的水
忘了一切又記起一切
               

作詞曲:靳鐵章     唱:李建復 
 再來泰國放假,距上一次已有兩年光景。



Dusit Thani住宿若付費將酒店房間升格後,可以在商務酒廊內享受兩小時的雞尾酒任飲。這也是我們一班朋友選擇在這酒店逗留一晚的原因。七款雞尾酒加上紅酒、白酒、香檳,大夥兒渴完一款又點另外一款,加上有許多精緻的小點,連晚飯也沒有出去吃。
 

雖然這次旅程有上Roof top bar 開酒飲但也不及雞尾酒任飲那麼High。其他的晚上若吃飯時還未飲夠的話,便在房內開小Party繼續。


放假聚在一起談天說地,心情更比在香港輕鬆。一杯一杯渴下去,酒精透進血液裡,忘記了生活的不如意,再渴下去,記起當初人生的理想。再來一杯,記不起是第幾杯,又再來一杯,記起多年來朋友歡聚的時光。啊!記起一切,也忘了一切。

許多年後,也許忘記了是那七款雞尾酒,但在某處呷一杯後,或許又會記起這一個假期,曾經喝下的是許多快樂的回憶。
 

Long Island Ice Tea, Cosmopolitan, Dry Martini, Margarita, Bloody Mary, Mojito, Kamikaze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坐看雲起時

東壩看西壩
西壩看


假期去行山,但其實只是行平路,到西貢萬宜水庫由東壩行到西壩,邊行邊談天,拍拍照便過了三小時,之後當然去西貢吃一餐喇。






上星期一位從前是歌手的舊院友與她的朋友再開演唱會,這是她第三次坐著電動輪椅與他們上台演唱。四肢癱瘓的人士其實不僅影響手腳的活動能力,由於肋間肌肉不能協助擴大肺氣量,唱歌甚至是說話也不能拉長時間的。然而她數年前不僅從新填詞作曲,還再提起勇氣上台歌唱,那是絶不容易的事。更難得的是她正面丶積極的生活態度,能從人生的苦難中看到生活美好的事物,現在又在電台開咪,又寫專欄,生活得充實,許多人都給比下去。





年初帶兒子出席病人協會的晚宴,重遇十多年前的舊病人,她高興的告訴我今年將從公務員崗位退休,更高興的是今年有人工加,所以長糧便會多點。她還記得當年住院日子的心情,不知能否再度工作,雖然後來行動不便,幸好最後也能重回工作崗位,轉眼已做到退休。她還記得當年我還未結婚,今天就由比我高的兒子為我們拍照。現在她就怕怎去面對新的人生階段。



與其說人生多變,不如說凡事有兩面,能往積極的一面看,那怕看似行到山窮水盡。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生日打保齡

 
 
 

 
Maria的生日月份是食蠔的時侯,今年試玩包場吃蠔,不用自已操刀,可以enjoy多些。其實並非是高級餐廳,所以並不昂貴,但勝在蠔有質素,加些刺身、肉食及自備沙律,吃得自在,新相識、舊知已嘻嘻哈哈的便高高興興又一餐。
 
 
 
 
 
最高興吃到Belon,之前訂都沒有貨,這晚卻突然有貨,13隻即時被我們掃清。



C君預備有土豪金的蛋糕,結賬後意猶未盡,來青衣小館再飲過。我先回家收拾一下,怎知C君們拿了兩大袋酒上來,夠用來打保齡球。

翌日留下兩隻醉娃,享受假日恬靜時光,閒聊、小吃,天南地北又一天。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澳門米芝蓮遊

 





慢幾拍,幾次去澳門都沒有看水舞間,終於放大假來一個即日來回,澳門米芝蓮之旅,順便看水舞間。


Robuchon a Galera 從舊葡京搬到新葡京頂樓,走進餐廳抬頭一望,便知道為何改名叫Robuchon au Dome裝修從典雅的法式餐廳轉為現代及時尚的風格,由於菜式創新,所以風格亦甚調和。網上食評繁多,感覺上也比以前不相伯仲,所以不多評論。
 
 
 
 
 
 
 
 

為確保有位,早兩星期已訂座,當日也確是全場坐滿。出發前幾天劉健威在頭條日報專欄又有推介,跟著可能更難訂位了。

http://www.openrice.com/macau/restaurant/sr2.htm?shopid=24288&s=3














另一間晚飯是澳門米芝蓮推介的葡菜餐廳Antonio小店裝修細緻,充滿葡國風情,雖然價錢比山度士及葡國美食天地都徧貴,但也是有水準及服務好的餐廳,值得一試。

 

http://www.openrice.com/macau/restaurant/sr2.htm?shopid=25190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想做的十件事 (3)


重新保持看書的習慣,不會是太奢侈的事吧?







 我得承認那並非一套教人愛不釋手的書http://blog.xuite.net/ollivander_hk/hkblog/166721160,放假旅行時又沒有帶去看,但三年才把它看完也真是太慢了。換了是從前,一個月一定可以把它看完。從前愛看書,但工作的需要已經有不少文件要看,放工後的心情亦不如從前般輕快,慢慢的每天就把興趣也磨掉了。然而總想多藉著書本放開眼界,暫時抽離這重壓的心情。


 從前總會每年逛書展買書,雖然人多擁擠,也未必便宜許多或會立即開始看,總自欺地告訴自己會多抽時間來看書,總不會留到退休,眼力退化也未看完吧?但這兩年已不再去了,書買回來擱在架上變成裝飾品,每次站在書架前總有點歉疚感覺。好像一年前買了一本莫言的豐乳肥臀便連封包也未拆開,真的是莫言。


 要排著看想看的書,更早前有一本書一直未開始看,把它從書架上拿下來,忽然想起兒子今年換的書包,它正是這書名的謎面,讓你猜一猜(䛧底在最後的圖片):
-
-
-
-
-
-
-
-
-
-
-
-
-
貼士:      作者乃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我的名字叫紅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晒命

    旅行時大吃大喝不在話下,回港近兩星期仍然有食神,一於膚淺地晒吓命先:

 落飛機回到家已十一點,梳洗完想煮個麵宵夜,一於在日本帶回來的海鮮盒內拿兩隻新鮮帶子送公仔麵。本來這箱材料係第二日叫咗朋友來開大食會同孝敬外母嘅,連乾冰都12Kg,橫掂都有急凍帶子,食兩隻新鮮嘅都唔算打斧頭掛?


         很久沒有招呼大班朋友,年年生日佢哋都記得請我食飯,今年我想做番D嘢表示,所以除咗海鮮,連米都係日本買番嚟架!煲都買埋,不過唔駛用。

 

 後來朋友聚會後真係食唔哂,第二日D餸頭餸尾就成為我嘅海鮮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位老朋友邀請我到他家吃飯,他從前是酒樓買手,對食物、食材甚有心得,但受傷要坐輪椅後便不能下廚了。我相信他不會介意我用陋室來形容他的家:約三百尺的舊樓單位,廚房只容得下兩人站著,廳中開了一張小圓枱,一邊放近梳化坐兩位,再加四張櫈一張輪椅,七個人圍坐著便沒有其他空間了。主廚是他太太,再由一位好朋友幫工,說是家庭飯,但每樣都由自已做,即使是掌翼燻蹄的白滷水也是自己開,前菜爽蓮藕也是自己用柑桔醃製。蟹肉羹由肉蟹水蟹拆肉,龍躉尾旁的蒜子也用了不少心機。

 

 其實他太太的父親是本港名廚,自幼也見識不少,丈夫廿多年前意外後撐起一頭家,不靠政府,直到女兒出身,她才正式上廚藝課程重基本開始,我這個朋友便從中得益,在偶然的一兩餐家庭飯中感受到一個對飲食堅持,內藏親情的廚師在刀與勺、鑊與碟之間的心思。

 席間另一位朋友原來精於品茶,交談中亦學到不少茶的知識,新知舊雨,言談甚歡,著實難得。最後他女兒獻藝,負責甜品,想不到是在餐廳才吃過的火焰雪山,果真是飲食之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賞名廚張錦祥不是因為他的知名度,而是每次的晩餐都不會令人失望,菜單上每一道菜都今人感受到是用心設計及有要求,有心機的安排。由柴灣明報大厦的LMB到搬到了灣仔的 LMB再到要搬走的時候,不覺已有六、七年的光景(http://www.weshare.hk/ollivander/articles/1323177)。既然他如今知名度已大增,我自然叨光post 番張合照。其實Ricky為人親切,合照當然無問題。我仍記得當年我們在柴灣吃到打烊還未走,他同員工在廚房同員工宵夜仲醒D出來給我們吃,連廚房禁地也不介意在內拍照。
 


 

 

 
 
 這告別宴又安排在面對著廚房的大玻璃前的長桌,就如柴灣那時的包房的感覺,他說新店也會保持透明廚房這一風格,期待。張大厨在菜單上簽名時寫得好,這又豈祗是飲同食,值得我街珍惜的是這一份緣份和福氣。

 

最後我也不客氣走入廚房打一陣牙較,爽!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向藍天出發


     上一次來北海道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兒子尚未懂事,只帶著小女兒同行,回去後常希望一家四口能再來看花田,在這裡清新空氣與藍天下,駕著車在拼布般的麥田間穿梭,再一次拍下繽紛的花海,再一次看北海道的星空,太太更希望能一家在這水彩畫的美瑛路上踏單車。




    旅行總要靠一點運氣,難得這個夏天能一起放假去旅行,相信兒女們再長大,各自的事情繁多,要安排能四人同行的檔期則更艱難。人在旅途,天氣更不在自己掌握,幸好北海道的夏天總是晴多雨少,在富良野及美瑛那幾天更是陽光燦爛。


      想不到由兒子五歲時教懂他踏單車到今天一家在美瑛麥田間踏單車之夢成真,兒子已經長得和我和我一般高。更欣慰的是四個半小時的旅程子女都能應付,能享受這難得的經驗,唯一的代價是陽光把臉和手都曬得通紅,往後幾天去泡溫泉時都更感刺痛。

    民宿就在四季彩丘旁,飯廳可看到少許花田。廳側推開一扇玻璃門便可步出去小陽台,這裡沒有光害,這晚也夜空無雲。晚上一家在月亮還未升起時再出來觀星。兒子曾有看星的經驗,在這連銀河也清楚可見的夜空,他很容易便認出幾個熟悉的星座。那年女兒在北海道旅行時只得六丶七歲,她說在腦海中留下的回憶是很零碎的。這次兒子已上了中學,我相信他永遠也會記得我們一起看過如此壯麗的北地星空。









    飛機回港的尾段天空已經是一片黑布幕,兒子和我前後的坐在窗旁座位,當機內的燈光調得幽暗好讓乘客安睡或看電影,兒子雀躍的告訴我窗外是一片星空,還看到碩大的天蠍座勾在銀河上。















  生活總有不如意,但亦有敎人感恩的時候,也是這些相信夢想會實現而真的實現的經驗,能為自己打氣繼續向前努力生活。

BGM Back ground music